產后恢復期如何正確洗澡
傳統觀念提倡女性在生完孩子后不能洗澡,很多女性在此觀念的危害下,月子內堅持不洗澡,而事實上它是極不科學的,月子里應該更加注意身體的衛生狀況。因此新手媽媽可以洗澡,但要注意方法,在此給大家分享一下生完孩子在恢復期內適當的洗澡方法。
專家溫馨提示:產婦做月子不洗澡的做法,是很不科學的,產婦分娩的整個過程中會大量出汗,而生完孩子汗液更會提升。新手媽媽由于分娩時出血多,再加上出汗、腰酸背疼、腹痛,十分耗損身體,氣血、骨筋都很弱不禁風,此時很容易感受寒癥濕濁。
洗澡的好處
所以,生完孩子洗澡是有好處的,它更有利于身體健康。產婦在分娩時大量出血,活力消耗,身體能量削弱;產時產后出汗、產婦下身惡露以及外流母乳,各種各樣的液體混在一起,味道非常難聞,產婦自身也會感覺很不舒服,病菌此時更會趁虛而入。因此,產婦要勤換衣服,適當洗澡,注意自身衛生。
很多人還會擔心,洗澡對產婦身體健康會不會產生不良影響?科學研究對生完孩子洗澡的產婦進行人體生理學變化的觀察記錄。淋浴后,2/3產婦體溫上升,1/3體溫稍有減少。但是不管體溫上升還是減少,波動都沒有超過0.5℃,也就是說均在一切正常范圍。心跳波動也并不大。對子宮收縮、產婦每日惡露的色彩、數量和出血等均無不良影響,所以,并不用擔心洗澡會對產婦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與不洗澡的產婦比較,生完孩子洗澡者身體干凈,陰部或其他部位發病率降低。同時,洗澡也有活血化淤的功效,可以減少因分娩造成的疲倦,洗澡后產婦普遍感覺精神狀態良好。據統計,洗澡后84%的產婦臉色好轉,睡眠正常,排便正常,能較快地恢復體力。
洗澡的時間
一般來說,正常分娩的產婦在分娩后2~5天便可以洗澡,但是不能早于24小時,以選用淋浴為宜。生完孩子6個禮拜內不宜洗盆浴或在大池子或公共浴室洗澡,防止不干凈的澡水引入泌尿系統,導致私處感柒。洗澡前應避免 空腹,防止造成血糖低,頭暈目眩等身體不適。洗澡持續時間也不宜過長,每一次5~10分鐘即可。洗澡時,室溫20℃比較合適。淋浴溫度調節至34~36攝氏度。
特別提醒,如果分娩失敗或產生其他狀況,出血過少,或者平時體質較差,不宜過早淋浴,可改為擦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