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飲食六大禁忌
俗話說,藥補比不上食療。針對剛分娩后的新手媽媽而言,要恢復身體狀態首先要做好飲食搭配,要講科學,不能盲目跟風,下面給大家提供一些飲食搭配的注意點,希望各位新手媽媽能謹記在心,避免此類不良搭配,注重身體健康。
1、不宜過多滋補
一般來說,女性分娩后,為了更好地恢復身體活力,同時讓奶乳代謝充裕,都尤其重視產后的營養滋補。很多人常常是燉燉雞湯魚肉,實際上那樣不但費錢,還有可能形成反作用。
滋補過多可能造成肥胖癥,肥胖癥會使身體糖和脂肪分解失衡,進而造成各種各樣的其他病癥。假如產婦營養成分補充過于豐富,也會使奶乳的脂肪率增加,寶寶胃腸道可以消化吸收,也非常容易導致寶寶的肥胖癥,并易患扁平足;若寶寶胃腸道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則會出現脂肪瀉,若是長期性腸功能紊亂,便會缺乏營養。
2、不宜立刻禁食減肥
很多產婦懷孕期間體重大幅增加,為了更好地恢復之前的身型,她們會立刻節食減肥,實際上這樣做有百害而無一利,一方面不但不利于自身的身體健康,另一方面對純母乳喂養也會產生不好的影響。
因此,產婦產后不宜立即減肥,體重大多是水份和人體脂肪,若給寶寶授乳,必定要耗費身體的很多水份和人體脂肪,產婦不但不可以節食減肥,還要多吃營養豐富的食材,每日務必確保2800大卡的熱量攝取。
3、不宜久喝紅糖水
產婦產后應該適當喝一些紅糖水,這對產婦和寶寶都有好處。孕婦分娩時,精力耗費巨大,加上失血過多,產后要給寶寶喂奶,必須要有糖分維持。喝紅糖水不但能補氣血,還能增加熱量。
紅糖是我國的傳統的滋補品,但紅糖姜水也不是喝得愈多愈好,久喝紅糖水對子宮修補不利。在產后10天,產后惡露慢慢降低,宮縮也基本恢復,如果喝紅糖水時間太長,會使產后惡露血條增加,導致產婦再次失血過多,很有可能造成起缺鐵性貧血。產后喝紅糖水的時間,以7-10天為宜。
4、不宜多喝高湯
產婦產后可以適當地喝一些湯品滋補,但不宜多喝高脂高湯,這不僅會使胃口不好,還容易使身體長胖,體重增加,而且使會奶水中的脂肪率過高,導致新生兒難以承受和消化吸收,可能造成寶寶拉肚子。
因此,產婦適合喝人體脂肪適當的白湯,如雞蛋湯、鮮魚湯等。
5、不宜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辛辣食物可使產婦內部發熱,容易造成產婦口腔上火,大便不通暢及痣瘡等。給寶寶授乳的母親有內火,可能會通過奶水對寶寶產生影響,使寶寶身體發熱。因而,產婦飲食搭配宜口味清淡,尤其在產后5-7天以內,應以小米粥、軟飯、鮮面條、蛋湯等為主,不能吃蒜、朝天椒、莧菜等,更不能喝酒。
6、不宜多吃味精
味精的關鍵成分是谷氨酸鈉,奶水在攝取高蛋白食品的另外,再加上味精,過多的谷氨酸鈉會通過奶水進到寶寶的身體,與寶寶血液中的鋅產生融合,產生難以被人體消化吸收的磷酸鋅,進而引起寶寶亞急性鋅欠缺。
鋅是身體必需的營養元素,能夠改進胃口并促進消化,若是缺鈣,則會危害味蕾,并造成食欲不振。在孕婦分娩3個月內,新手媽媽服用的食物中應留意不加味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