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不好相處的女人
懂得拒絕
畢淑敏曾說:“拒絕是一種權利,就像生存是一種權利。”
女人懂得拒絕,既是行使自己的權利,也是很好的自我保護。
我妹當年剛進社會工作的時候,部門的同事欺負她是新人,將大大小小的事務都推給她。
她心腸軟、不敢拒絕,就照單全收了。
結果沒幾個月就累成了狗,而且連自己的本職工作都沒做好。
我半罵半勸地對她說:
“你這種人,往好聽了說叫好人,往難聽了說那就是傻子!凡事不懂得拒絕,你遲早得把自己給累死!”
從那以后,我妹對于那些一看就知道是推卸責任的“苦差事”,統統面帶微笑地拒絕。
也正因為這樣,她才能夠一心一意地專注于自己的本職工作,最后用短短兩年時間,坐上市場部經理的位置。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不是不想拒絕,而是不敢拒絕。
明明心里一萬個不愿意,明明手上還有著其它重要的事情要做,可偏偏就是拉不下這張臉去拒絕別人的刁難。
結果就是委屈了自己、成全了別人,到頭來還惹得一身麻煩。
我們沒有義務去照顧那些只知道利用他人的自私者,也沒有必要考慮所有人的感受、哄所有人開心。
學會適當地拒絕,你才能變得更優秀、活得更舒坦。
“在嗎?有時間嗎?忙不忙?”
“不在,沒時間,老娘忙著呢。”
擇友而交
高品質的友誼大多發生在優秀的女人之間。
當你接觸到一些比較優秀的女性,你會發現她們也許認識很多的人,但真正來往密切的圈子實際上是很小的。
優秀的女人不會跟每一個人都相處得面面俱到,因為她們不愿意將過多的精力,花費在無關痛癢的社交上面。
她們的摯友不多,卻每一個都深交數年。
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女人應該對自己的朋友圈做減法。
對那些無關痛癢的“偽友誼”,要保持適當的距離,甚至果斷地斬草除根。因為過多的無效社交,不僅不會給你帶來快樂,還會令你陷入分身乏術的困擾。
人們一般會認為,熱衷于游走在各種社交之中,是慷慨、有能力、受歡迎的表現。對于這種觀點,泰戈爾如此說道:
“他們只是在揮霍,不是在奉獻,而揮霍者往往缺乏真正的慷慨。”
“揮霍”與“慷慨”的區別就在于――揮霍,是付出自己不珍惜的東西;而慷慨,則是獻出自己視若珍寶的東西。
當你的社交圈肆無忌憚地在擴增的時候,就意味著你的友誼正變得越來越廉價,從而你本身也在變得廉價;
當你珍惜自己的時間、精力和心意,你的友誼就會顯得珍貴,而你自己也會隨之變得更加優秀。
所以尊重友誼,也是在尊重自己。
朋友不在多,知心足矣。
敢于生氣
我經常在公眾號的后臺,回復粉絲們關于情感問題的一些留言。
其中有不少留言,描述的大致都是這樣的情況:“他對我做了很多過分的事情,我一直都忍耐著、沒對他發脾氣,可是他卻變本加厲,越來越過分,為什么會這樣?”
龍應臺說過一句話:“中國人,你為什么不生氣?”
而每當看到上述那種情況的留言時,我都很想對廣大的女性朋友們說:
“中國女人,你為什么不生氣!”
女人一味地隱忍,就是對男人過錯的妥協。
久而久之,男人會覺得即使做錯事也并無大礙――“反正你也不會生氣,到最后肯定是相安無事的,那我下次就繼續犯錯好了。”
不敢生氣的女人,往往過得低聲下氣,最終苦了自己、失了尊嚴。
而那些敢于生氣的女人,才是生活的主人翁。
男朋友約會遲到、不懂體貼,她們敢甩黑臉、發點小脾氣,讓男朋友知道錯在哪里,改正之后能讓戀愛關系更加穩固;
回家看到好吃懶做的老公只知道玩手機,像個甩手掌柜似的什么家務也不干,她們敢大發雷霆地批評教育,讓老公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主動為婚姻和家庭付出。
生氣是女人表達不滿的一種方式,也代表她們對感情和生活有著更高的追求和期望。
敢于生氣的女人,乍一眼看上去不太好相處。
可那是因為她們有自己的底線,不會輕易向生活妥協和屈服。
你給予尊重,她們就尊重你;你若對其不禮,她們便有膽量對你冷眼怒斥。
當然,敢于生氣不等于就可以亂發脾氣,而是要“該柔則柔,該怒則怒”。
遇上雞毛蒜皮之流,以平和之態相待自然是最好;可一旦被欺負到頭上了,萬萬不可忍氣吞聲,找準時機,以疾言厲色表明立場和地位,才是女人應有的態度。
做一個不好相處的女人
女人真的不能讓自己太好相處。
處世的圓滑當然必不可少,但棱角也要保留一些。
學會拒絕,是為了不受欺壓;學會擇友,是為了珍惜知己;學會生氣,是為了更有底氣。
女人不光要對自己狠一點,對別人也要狠一點,才能用最好的姿態直面生活。
愿你做一個不好相處、卻優秀而灑脫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