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掏耳朵好不好
相信很多人都有掏耳朵的習慣,尤其是在外面奔波一天回到家,總覺得耳朵癢不舒服就會用掏耳勺、棉簽或者指甲掏兩下,會特別有滿足感。不過常常聽說頻繁的掏耳朵并不好,這是為什么呢?那如何正確的掏耳朵呢?
一、常常掏耳朵為什么不好
1、耳屎對耳道有保護作用
其實人們所說的耳屎并不是什么臟東西,它是由耳道皮膚分泌出的一種淡黃色物質,能夠保護我們的耳膜,防止小飛蟲進入耳朵,并且這種物質味道發苦,即使有小蟲子不慎爬進去,也會因為不偏愛這味道退出來的。
2、容易造成細菌感染
有的人感覺耳朵癢不舒服了就用長指甲或者比較鋒利的耳勺掏耳朵,這樣對耳朵的傷害也是很大的。耳道的皮膚相對于人體其他地方的皮膚更加脆弱,力度掌握不好劃傷耳道,就有可能引起感染,嚴重的還會影響聽力。所以,不要養成天天沒事挖耳朵的習慣了,尤其別用指甲,指甲里隱藏的細菌太多了。
3、使用了不正確的工具
現代年輕人直接為了方便就用棉簽掏耳朵,看似一次性挺衛生的,其實這個做法是不可取的。因為由于那個棉頭過大,耳道本身狹小,就會導致把耳屎捅到深處,并沒有完全掏出來,長年累積的耳屎會越來越硬,就更不容易被清理出來,最后只能去外面找專業的人給夾出來。
平時游泳或者洗澡不小心進耳朵里水之后累積的耳屎就會膨脹,就會聽不見聲嚴重還會感到疼痛。
4、耳朵會“自我清潔”
在我們咀嚼食物或者張嘴說話的時候,耳朵就會把里面的耳屎給推送出來的,這就是為什么過幾天不掏耳朵耳道周圍就能看到有耳屎,雖然影響形象不美觀,不過及時清理耳道外面就可以了。這也就是為什么沒必要每次掏耳朵都伸進去了,看來我們人體還是很智能的。
二、如何正確的掏耳朵
1、切忌使用指甲伸進耳朵里挖。
因為我們雙手平時摸完這個東西又碰那個東西,手上的細菌多到你難以想象,指甲更別提了,洗手的時候都很難徹底把指甲里的污垢清理出去。所以一定不要養成用長指甲掏耳朵的習慣。這樣不但會是耳朵里發炎流膿,嚴重還會導致中耳炎,對我們的工作學習生活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2、正確使用棉簽
有時候我們洗完澡或者游泳回來覺得耳朵里進水了,先不要用棉簽吸水,如果右耳進水,就抬起左腳,往右邊側頭原地蹦幾下,你就會發現耳朵里的水流出來了。這時可以用棉簽在耳道外面清理掉多余的水分和耳屎。切記不能直接用棉簽伸到里面去捅。
3、控制掏耳朵次數
不要養成每天習慣性的去掏耳朵,一般人一周一到兩次就可以了,對于耳朵出油容易藏污納垢的可以隔兩天清理一下耳道。
4、及時就醫
如果發生耳朵里有異物出不來或者感到疼痛的時候就不要自己再掏耳朵了,這時應該去醫院讓醫生幫忙清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