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r5333"></em>
<form id="r5333"></form><form id="r5333"></form>

<form id="r5333"></form>
<address id="r5333"><form id="r5333"></form></address>

<form id="r5333"></form>

    <noframes id="r5333">

      940百科知識

      首頁  生活百科

      生活百科

      按摩推拿后明明很舒服,為啥醫生說它隱患重重?

      2021-11-18生活百科152

      前幾天,一個“下腰部疼痛”的姑娘來門診上找我,她打趣自己說:“25歲的年紀,卻有一個52歲的腰。”姑娘說,前陣子她因為腰痛去按摩、推拿,前一天才“治好”的腰痛,隔天坐班七八個小時,下腰部又酸痛得坐立難安,所以想來試試現代醫學的方法。

      她的這番話頗有一種“和中醫緣分已盡,找西醫碰碰運氣”的意味,但我想通過這個案例跟大家說說,想通過按摩“解決問題”,可能會帶來的一些誤區和隱患。

      這位姑娘一坐下,便打開了自己手機上的備忘錄,讓我看她記錄下的腰痛場景,以及對付疼痛的方法:

      “每天下午四五點開始,下腰部會酸痛得很難受,必須得去洗手間拉伸一會兒,才能靜下心來工作。”

      “每天睡前,都得把筋膜球擱在下腰部、右臀部放松一下,不然會酸痛得睡不著。”

      “每周會去按摩1~2次,按摩師傅說,這個年紀就腰痛,得多去‘治療’。”

      ……

      乍一看,這腰痛出現得也太頻繁了,而且我也被她的按摩頻率給震住了!趕緊進行體格檢查,可是經過一番排查和詢問,發現她的問題根源,是由一個動作引起的。

      經常能在地鐵上、電影院或者餐廳里看到這個動作,只要坐著的時候,你不經意間做了這個動作,一天下來七八小時之后,都有可能引起難以忍受的下腰部酸痛。這個動作就是——蹺二郎腿。

      可別小瞧了蹺二郎腿,一旦形成這種把一條腿搭在另一條腿上的習慣,與坐姿相關的關節、肌肉及其他組織,都很容易陷入“代償死循環”。

      “代償”可簡單理解為“代替償還”,是指本不該過度發力的肌肉、關節,因不良姿勢被迫去使勁兒。

      據這位姑娘描述,上班時她坐久了,右下腰部就會有點發酸,感覺到不適的時候,她總會下意識地把右腿搭到左腿上,發酸的感覺便能緩解。然而這種“緩解”的錯覺便是“代償”的開始。

      在我們坐下來的時候,身體需要用到的關節有很多,如骨盆后方的骶髂關節、腰椎關節、髖關節等。而這個姑娘的腰痛,就主要和骶髂關節有關。

      骶髂關節

      如果坐姿像上圖這樣端正,那么兩側髂骨應是對稱的。一旦右腿往左腿上一搭,兩側髂骨便會出現不對稱的旋轉。

      此時,控制右邊髂骨的髂腰肌(如下圖所示),則需要收縮起來,才能讓右腿跨過身體中線。請注意,這塊肌肉有一端是掛在腰椎上的,肌肉收縮便會讓腰椎承受一個不對稱的力。

      而且,腰椎本身在蹺二郎腿時,很容易處于彎曲的狀態。不對稱的力,加上彎曲的力學變化,會讓椎間盤向后“跑”,使得腰椎髂骨周圍韌帶(下圖紫色部分)壓力增加。

      一旦這些壓力超過軟組織、關節可耐受的閾值,疼痛就出現了。而且壞習慣形成后,很容易反復。當天的疼痛固然可以靠按摩緩解,可隔日的疼痛依然會如期而至。

      困擾這個姑娘的問題正如下圖所示,疼痛來自于骶髂關節,輻射到臀腿處的紅色區域。

      而且,長期蹺二郎腿不僅引起了腰痛,也讓她的右側髂骨比左側更靠近身體的中線。這種不對稱,導致她常常無意識地采取下圖這種站姿:

      姑娘恍然大悟:“我被朋友抓拍的照片,總是一副既沒精神又沒氣質的樣子,原來竟和健康問題有關!”

      如果按摩真的能解決她的問題,那么她的站姿還會如此嗎?

      高頻的按摩固然能讓關節復位、讓緊張的肌肉放松,但并不能改變她被“二郎腿”支配的習慣,越來越難以端坐,也越來越容易腰痛。對有類似問題的人群而言,更重要的是加強薄弱的肌群,以維持好的關節位置。

      按摩或推拿后,酸痛雖能被立竿見影地緩解,但關節、肌肉、韌帶或許只想說一聲:感謝你百忙之中的敷衍。

      “我是不是有長短腿?”

      在看診過程中,我為了檢查她的髖關節活動度,外展關節后,便把兩腿并排在一塊,對比長度變化。躺在診床上的她,立馬緊張地問我:“我是不是有長短腿?”

      她之所以會這么問,是因為她有一次“細思極恐”的經歷。前陣子她去了一家推拿館,師傅給她檢查盆骨時,也進行了差不多的操作,很快就得出了“長短腿”的結論。她回家后馬上對比了所有鞋子的鞋底,發現并沒有鞋底單邊磨損嚴重的情況。

      那真相到底如何呢?通過下面這張動圖,可以簡單了解一下“髖關節活動度檢查”。

      髖關節活動度檢查

      你可以看到,當我把來訪者的左腿充分外旋,讓關節活動度擴大以完成評估,所以兩只腳并在一塊時,左側腿也會顯得長一些。這種情況造成的“長短腿”很好矯正,讓右腿得到同樣的外旋,長度就對稱了。

      但這樣的操作稍微包裝宣傳,是不是就成了改善長短腿的“一招鮮”?

      “能不能一招解決?”

      此前有個綜藝節目,讓一位20歲左右的男明星進行正骨,師傅“咔咔”一頓操作后,他當場“長高”了5厘米。這似乎給不少朋友造成了一種錯覺:體態問題“咔咔”幾下就能解決。

      這5厘米來自于“關節力學糾正”,關節回到正常位置、恢復正常功能后,含胸、駝背的體態也恢復正常,人就“長高”了。但想要一直保持這5厘米,就得把關節一直維持在正確的位置上。

      這個姑娘的問題也一樣,通過手法治療,也能讓習慣了二郎腿姿勢的骶髂關節回到初始狀態。但她若不能根據康復建議,每天放松緊張的腰臀部肌肉,并鍛煉臀、腿、腰的肌肉力量,不改變蹺二郎腿的習慣,就沒辦法保持下背部垂直于椅面的正確坐姿,所以腰痛的問題也會如影隨行。

      很多人之所以喜歡按摩,是因為它很容易給人一種“師傅一出手,便知有沒有”的快感,尤其是在身體極度疲憊的時候,突如其來的舒緩與放松,心里頭的壓力仿佛也卸掉了大半。

      可是,舒服歸舒服,并不能幫助我們發現問題的根源。

      所以,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慢性疼痛煩惱,看診康復理療科后,必須經過嚴謹的觸診、功能評估,了解軟組織、關節狀態,以及排查椎間盤、肌腱、神經等問題后(如有必要需進行影像學檢查),才能進行精確的手法治療和有針對性的康復訓練,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請記住,按摩只是讓你“一時痛快”,并不能讓你一直健康。

      欧美精品18vide0sex性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