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電信詐騙手段
什么是電信詐騙?
電信詐騙是指通過電話、網絡或短信方式,編造虛假信息,設置騙局,對受害人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騙,誘使受害人打款或轉賬的犯罪行為,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偽造各種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達到欺騙目的。
常見電信詐騙手段
1.冒充公檢法詐騙。犯罪分子分別冒充“公安局、檢察院、法院、社保、醫保”工作人員,用網絡電話虛擬上述單位電話號碼,以“惡意透支、社保、醫保賬戶異?;蛏嫦酉村X、販毒罪等”為名,要求受害人將個人資產轉到所謂“安全賬戶”進行詐騙,或讓受害人登陸虛假的公、檢、法網站查看通緝令,后再實施詐騙。
2.冒充領導、同事、朋友或公司老板詐騙。一是犯罪分子通過非法途徑獲知公司老總或單位領導的姓名、電話等有關資料,假冒領導等身份發短信給受害人,謊稱更換手機號碼,再以該手機號碼發短信誘騙受害人向犯罪分子匯款。二是犯罪分子利用不法手段侵入受害人聊天群中,掌握受害人的聊天記錄,待時機成熟之際竊取公司、企業老板的微信、QQ資料,冒充老板向公司出納發出匯錢指令,騙取公司錢財。
3.網絡兼職刷信譽詐騙。犯罪分子在網上發布“兼職刷信譽,給予高額報酬”的虛假廣告,先要求受害人購買首筆訂單,并進行少量返利,后以賺取更多提成為誘餌,誘騙受害人購買多筆訂單,從而實施詐騙。
4.小額貸款詐騙。犯罪分子通過發送短信或網上發布虛假信息,稱可提供低息或免息貸款,受害人與其聯系后,對方就以先匯款至指定賬戶證明有償還能力或繳交保險,公證費等各種方式實施詐騙。
5.刷卡消費詐騙。犯罪分子通過短信提醒手機用戶,稱該用戶銀行卡剛剛在某商場、酒店刷卡消費等,如用戶有疑問,可致電XX號碼咨詢。在受害人回電后,其同伙假冒銀行客戶服務中心名義謊稱該銀行卡可能被復制盜用,利用受害人恐慌心理,要求用戶到銀行ATM機上進行加密操作,逐步將受害人卡內的款項轉到犯罪分子指定賬戶。
6.報碼類詐騙。犯罪分子通過在網絡上推廣六合彩、3D福彩報碼,或主動撥打事先掌握的電話號碼,謊稱可為彩民、股民提供準確的內部信息,只需向指定賬戶匯入錢款,即可得到中獎號碼或內線消息,或向多人隨機分配提供中獎號碼,后索要報碼費用。
對于電信詐騙一定要保持警惕,近兩年案件頻發,推薦同學們可以下載一款APP叫做【全民反詐】是由公安局推出的,安全保障。尤其是家中有老人的同學,一定要有防范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