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r5333"></em>
<form id="r5333"></form><form id="r5333"></form>

<form id="r5333"></form>
<address id="r5333"><form id="r5333"></form></address>

<form id="r5333"></form>

    <noframes id="r5333">

      940百科知識

      首頁  文章資訊  科學技術

      文章資訊

      數據中心到底是如何建設的?

      2022-04-08 10:50:53科學技術566

      一般來說,數據中心服務提供商,分為三類公司。

      第一類,是電信運營商,也就是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

      他們是大型國企,資金實力雄厚,人才云集,手里的資源很多,基建經驗豐富,是國內數據中心市場的主導力量。

      以中國電信為例,作為國內最大的 IDC 服務提供商,他們擁有 794 個數據中心,50 多萬個機架,數量最多,分布最廣。

      第二類,是云計算服務商,例如阿里、騰訊、華為等。

      這些服務商本身就開展云計算業務,所以自建或合建了大量的數據中心。他們對數據中心的建設和運營都非常專業,技術實力雄厚。

      以阿里為例,他們在全球 25 個地域部署了上百個云數據中心,在張北、河源、南通、烏蘭察布、杭州等地擁有多個超級數據中心,投資數千億。

      第三類,是專業從事數據中心的第三方服務商,例如萬國數據、世紀互聯、光環新網、寶信軟件、中金數據、奧飛數據、數據港等。

      他們通過自建數據中心或者租用運營商數據中心的方式,為客戶提供服務,不受限于單個電信運營商的網絡及地域限制,能夠提供相對均衡的網絡出口。同時,他們的服務更為靈活,擅長根據客戶的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務。

      根據銷售方式的不同,第三方數據中心又分為零售型數據中心和批發型數據中心。

      零售型數據中心面向中小型互聯網公司、一般企業等客戶,提供相對標準化的服務器托管服務及網絡帶寬服務。而批發型數據中心,面向大型互聯網公司、云計算廠商或電信運營商,提供定制化的服務,一般以模塊為最小出租單位。

      數據中心的建設

      說完數據中心的服務提供商,我們就可以看看數據中心的建設過程了。

      數據中心的建設是一項專業性極強,且需要極強資源整合能力的工程。按照時間軸順序,數據中心建設不可避免的包括如下的一系列專業項目:

      1、選址;

      2、土地、電力、水、能評、環評等;

      3、可行性研究

      4、項目立項;

      5、方案設計和施工圖設計;

      6、工程施工總包招標采購,以及監理招標采購;

      7、專業分包的包界劃分,工程分包商采購和主要設備采購;

      8、土建;

      9、機電安裝;

      10、設備調試;

      11、驗收交付。

      數據中心選址階段,這個就不用說了,各個數據中心服務提供商會根據自己的需求,以及外部條件(氣溫、地質、自然災害、電力資源、能耗指標),進行數據中心的選址規劃。

      早期的時候,大型互聯網公司對數據中心的部署方式要求是“兩地三中心”。

      所謂“兩地三中心”,就是生產數據中心、同城災備中心、異地災備中心。這種模式下,兩個城市的三個數據中心互聯互通,如果一個數據中心發生故障或災難,其他數據中心可以正常運行并對關鍵業務或全部業務實現接管。

      后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兩地三中心”的要求逐步演變為“異地多活”。

      “異地多活”,顧名思義,就是在多個地點建設多個數據中心,數據能夠在三個及以上的數據中心之間進行雙向同步。這是一種高可用部署架構,抗風險能力極強。

      選址之后,完成環評、可行性報告之類的工作,成功立項,然后就可以開始進入設計階段了。

      數據中心的設計非常復雜

      數據中心的設計非常復雜,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也會使用到大量的專業設計工具。

      數據中心的規劃思路

      數據中心的規劃思路

      設計工作既包括樓宇和園區總體概念設計,也包括數據中心各個子系統的詳細設計,需要輸出每個細節的設計規劃和施工圖,方便后續的施工。

      設計完畢之后,就進入了真正的施工階段。

      施工過程就不一一介紹了,無非就是土建施工、配套設備設施安裝,主設備設施安裝調測等。

      數據中心的施工過程的每個細節,國家都有對應的標準

      施工過程的每個細節,國家都有對應的標準進行規范和約束。凡是正規的施工單位,基本上都能滿足要求。

      幾項常見施工的步驟

      幾項常見施工的步驟

      等一切都完成之后,業主會組織進行各類檢查和驗收。驗收完成后,數據中心正式啟用,轉入運維階段。

      什么是 PPP、BOT、EPC?

      傳統的工程建設模式,對業主來說非常復雜。業主不僅要組建包含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的施工團隊,還要面對極為復雜的施工流程,工作繁瑣,時間周期長。

      正常來說,沒有哪個業主會自己包辦所有的工作。他們會進行招標,選擇合作伙伴,完成各項建設工作。數據中心落成后,部分客戶也會選擇將數據中心后續的運維服務交由第三方來負責,減輕自己的負擔。

      近年來,我們國家基建項目很多。為了方便快速施工和交付,就有一些新的工程管理模式,其中包括了 PPP、BOT、代建模式、項目管理模式等。

      PPP 模式,即 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政府采取競爭性方式選擇具有投資、運營管理能力的社會資本,雙方按照平等協商原則訂立合同,由社會資本提供公共服務,政府依據公共服務績效評價結果向社會資本支付對價。

      其次是 BOT 模式,即 Build-Operation-Transfer(建設-經營-轉讓),是私營企業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一種方式。

      上面這兩種模式,一般適合于社會公共服務領域,往往是政府操作用于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建設,其項目特點往往是投資額大、建設周期長、資金回報慢,對于獨立 IDC 運營商建設數據中心來說并不合適。

      建設數據中心的話,現在最流行的是代建模式和 EPC。

      代建模式,顧名思義,就是業主招標找一個專業的代建單位,負責項目的投資管理和建設施工。建成后,交給業主,業主支付一定比例的管理費用。

      EPC 的名氣就更大了。它的全稱,叫做 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就是“設計-采購-施工”。(小棗君注:核心網里也有一個 EPC,是網元名稱,和這個是兩回事。)

      EPC模式

      EPC,也被認為是一種“交鑰匙(Turn-key)”模式

      它是一種總承包模式,業主將建設工程發包給總承包單位,由總承包單位承攬整個建設工程的設計、采購、施工,并對所承包的建設工程的質量、安全、工期、造價等全面負責。

      最終,總承包單位向建設單位提交一個符合合同約定、滿足使用功能、具備使用條件,并經竣工驗收合格的建設工程。

      大家如果搞過裝修的話,就知道,裝修里面有包清工、半包、全包等模式。EPC 的話,就有點像全包。裝修公司全部幫你搞定,既省心,又省事。

      費用方面,雖然 EPC 并不一定是最便宜,但采用 EPC 模式,業主的成本風險也會小很多。招標 EPC 總承包后,業主的費用是預期的。由設計、采購以及協調失誤造成的費用風險,都是 EPC 總承包商承擔。

      大型的總承包方可以綜合調動資源,把全國各地項目零星的設備采購需求匯總后,進行集采談判,通過規模來進行價格和供應鏈控制,從而控制總投資并能實現 EPC 合同的低報價,實現業主和 EPC 總承包商的合作雙贏。

      欧美精品18vide0sex性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