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換了公司個稅怎么算
常用的個稅計算公式是個稅=應納稅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應納稅額=工資總額-社保個人繳交額-住房公積金個人繳交額-免征額。
工資總額:指各單位在一定時期內(一般是一個月)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項目。
舉個例子
納稅人小王,2020年1月—6月在甲公司就職,每月工資收入為10000元,個人負擔“三險一金”為1000元,符合條件的專項附加扣除為1000元。
2020年7月—12月在乙公司就職,每月工資收入為20000元,個人負擔“三險一金”為2000元,符合條件的專項附加扣除為1000元。
假定小王沒有其他收入來源及其他扣除項目等。請問:小王年度中間更換工作,個稅如何計算?
一、年中預扣預繳
1、甲公司應預扣預繳個稅
1月,累計應納稅所得額為3000元,適用3%預扣率,當月預繳個稅90元;
2月,累計應納稅所得額為6000元,適用3%預扣率,當月預繳個稅90元;
3月,累計應納稅所得額為9000元,適用3%預扣率,當月預繳個稅90元;
4月,累計應納稅所得額為12000元,適用3%預扣率,當月預繳個稅90元;
5月,累計應納稅所得額為15000元,適用3%預扣率,當月預繳個稅90元;
6月,累計應納稅所得額為18000元,適用3%預扣率,當月預繳個稅90元;
2、乙公司應預扣預繳個稅
7月,累計應納稅所得額為12000元,適用3%預扣率,當月預繳個稅360元;
8月,累計應納稅所得額為24000元,適用3%預扣率,當月預繳個稅360元;
9月,累計應納稅所得額為36000元,適用3%預扣率,當月預繳個稅360元;
10月,累計應納稅所得額為48000元,適用10%預扣率,當月預繳個稅1200元;
11月,累計應納稅所得額為60000元,適用10%預扣率,當月預繳個稅1200元;
12月,累計應納稅所得額為72000元,適用10%預扣率,當月預繳個稅1200元;
由上可知,小王在甲公司預繳個稅540元,在乙公司預繳個稅4680元。
二、年度匯算清繳
年度總收入:10000×6+20000×6=180000(元)
年度應納稅所得額:180000-60000-(1000*6+2000*6)-1000*12=90000(元)
年度應納稅額:90000*10%-2520=6480(元)
2020年度匯算應補稅額:6480-540-4680=1260(元)
結果顯示,在辦理2020年度個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時,小王需要補稅1260元。
注意事項
1、納稅人年度中間更換工作單位的,在原單位任職、受雇期間已享受的專項附加扣除金額,不得在新任職、受雇單位扣除。原扣繳義務人應當自納稅人離職不再發放工資薪金所得的當月起,停止為其辦理專項附加扣除。
2、納稅人在年度中間更換工作單位,在預扣預繳時分別適用了較低稅率,年度綜合所得合并后,可能導致適用綜合所得稅率高于預扣預繳率,在次年辦理個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時,需要補稅。
- 上一篇
企業盈利能力的五大指標
毛利率:毛利率=(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收入(該指標主要反映公司產品在市場的競爭力)。||凈利率:凈利率=凈利潤÷營業收入(毛利率是第一步的盈利能力評估,而凈利率是第二步的盈利能力評估,凈利率的高低直接受毛利率高低的影響,同時又進一步受企業三項費和其它損失與收益的影響)...
- 下一篇
什么是個人凈資產
私人財產。是指申請人及其配偶和子女名下的全部資產減去負債以后的凈額。在我國,指公民通過勞動或其他合法手段取得的財產。個人凈資產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儲蓄、生活用品、文物、圖書資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及其他合法財產,個人凈資產其所有權歸公民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