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化的三個條件
開始資本化的條件有三個:
1、資產支出已經發生。這一條件是指企業購置或建造固定資產的支出已經發生,包括支付現金、轉移非現金資產和承擔帶息債務形式所發生的支出。
支付現金是指用貨幣資金支付固定資產的購建或建造支出。轉移非現金資產是指將非現金資產用于固定資產的購建與安裝,如將企業自己生產的產品用于固定資產的購建,或以企業生產的產品向其他企業換取用于固定資產建造所需的物資等。承擔帶息債務是指因購買工程用材料等而承擔的帶息應付款項(如帶息應付票據)。例如,購入工程物資用商業匯票結算,商業匯票的面值為1000萬元,年利率為6%,期限為3個月。那么該項業務發生后計入資產支出的金額為1000萬元。如果購入時的商業匯票為不帶息匯票,那么該業務計入資產支出的金額為0。
應說明的是,工程項目領用本企業生產的產品,若生產的產品發生的成本及產品中材料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均已支付現金,則領用時發生的資產支出金額為產品成本和產品中材料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之和,而不是產品成本和領用產品時的增值稅銷項稅額之和(因為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的差額此時尚未支付)。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的差額待實際繳納增值稅時才能算資產支出已經發生。
2、借款費用已經發生。這一條件是指企業已經發生了因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專門借入款項的借款費用,或者所占用的一般借款的借款費用。
3、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所必要的構建或者生產活動已經開始。這里所指的“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所必要的購建或者生產活動已經開始”主要是指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實體建造或者生產工作已經開始,如主體設備的安裝、廠房的實際開工建造等。它不包括僅僅持有資產但沒有發生為改變資產形態而進行的實質上的建造或者生產活動。
資本化是什么意思?
資本化亦稱資本結構或投入資本。公司資本中所包含的股本、債券等的分布情況,它反映的是公司中各種債權人權益與業主權益的比例。資本化主要有簡、繁兩類:(1)簡單的資本結構(simple capital struc-ture),指公司只有普通股,或只有普通股和不可轉換的優先股;(2)復雜的資本結構(complex capital struc-ture),指公司除了擁有普通股外,還擁有公司債、優先股,以及流通在外的認股權、認股證等。
資本化和費用化的區別是什么?
費用化是指研究與開發支出在發生當期全部作為期間費用,計入當期損益一次性進行沖減。這樣處理的原因在于認為研究開發涉及太多不確定因素,一項支出與未來利益之間的因果關系難以確定,在費用發生當期全部計入損益避免了主觀估計受益期間等不確定因素,雖然達不到配比原則,但深刻體現了會計的穩健原則。
資本化將支出計入資產,所以,不會減少當期損益,但會通過折舊等方式,減少以后期間的損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