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就是你靈魂的模樣
朋友小星買了一只將近三百塊錢的洗菜盆,大家組團去她家參觀。
那只洗菜盆是英國的一個品牌,得過紅點設計大獎(設計界的奧斯卡)。小星一邊給我們介紹,一邊拿出幾棵小白菜,泡在里面,清洗干凈后,優雅地一抬手,水就從旁邊的小孔里流出去了,根本不用像我們平時那樣,五指大動,先把菜撈出來。
“怎么樣,這手勢。”小星得意地問我們。盡管觀眾席上噓聲滿滿,大家其實心里都承認,這樣的廚娘,很美。
那天,小星還說了很多。印象最深的是,她說越是好的東西,越要毫不留情狠狠地用。時刻記得,它的好是為你服務的。所以,她把很多心思花在挑選每天必用的東西上。“它們讓我有一種感覺,自己值得擁有最好,并且被溫柔對待。”
后來,我看到她發了一條朋友圈,配圖是這只可愛的洗菜盆,她寫道:“每當我走進廚房,它總是在那里,安靜、大方,仿佛眨著俏皮的眼睛,攤開雙手和我打招呼:嗨,今天要洗點什么?”
看到這條消息的那一刻,我在人潮洶涌的地鐵中,忽然被這個熱愛生活的姑娘感動得無以復加。
想想我們相識多年,她始終淡定溫婉。悲傷的時候自己療傷,快樂的時候與我們分享,即使遇到失業失戀這樣的人生“大事”,也從不覺得被生活辜負。她小小的身軀里藏著一個博大豁達的靈魂,正如她小小的兩居室里,藏著她對生活深刻的理解。
真正的朋友,一定是彼此參觀過起居的,正如我的搭檔林特特所說,請朋友來家里吃頓飯,才是真正的待客之道。城市越來越大,樓房越來越高,酒店越來越多,去朋友家吃頓飯,就成了一種異常奢侈的社交方式。
不久前去廣州出差,第一次住在老友的家里。我們相識已有16年。記得幾年前,她來我家,堅持要用我的電腦寫一篇稿子。驚嘆我的電腦鍵盤與屏幕干干凈凈。稿子寫完,她忽然動情地撫摸著烏黑色的鍵盤,說:“你這房子,你衣柜的衣服,你這兒的一磚一瓦都是從這里敲出來的。”那一次,我忽然跟她有了交心與知己的感覺。
這次去她家,一進門就聞到濃郁的花香。她客廳的瓷器花瓶里,插著一大束粉紅的百合花。“有沒有覺得家里有一束鮮花,顯得有生氣?”我說當然。
她經歷過人生的幽暗,如今正在學習心理學,從浮躁到寧靜的路,我從她桌上這束長開不敗,周周更新的百合花中已經看到了。
你的家里,每天看到、每天在用的東西,就是你靈魂的模樣。
我見過的最神奇的家,是一個北京的設計師。她的家空空蕩蕩,床可折疊在墻壁上。白天只看到一張沙發,一個餐桌兼書桌,一面墻的書架。然而在這空蕩的房間中央,擺放著一臺造型簡潔的空氣凈化器。
當時武漢的空氣還沒有現在這么差,我不認識空氣凈化器,問她是什么。“我愛人。”她輕描淡寫地說。
接觸多了,我發現她是一個異常敏感的人,缺乏安全感。她說在北京,一臺好的空氣凈化器,給一個姑娘帶來的安全感,比男人還多。
這個城市太快也太貴,像林夕歌里唱的,“我們擁有的,多不過付出的一切。”
“在這個無論愛情還是老板,都像要你的命一樣的快節奏城市,一件東西可以為你帶來健康,就是最大的善意與溫情。”
再看到那臺站在房間中央的空氣凈化器,此時,它正默默工作,發出輕微的絲絲聲。我忽然理解了他的靈魂,那孤單與缺乏安全感的歲月,她明白如何找到一個堅強的支撐,讓自己無論走進家門的時候,多么狼狽不堪,走出家門的時候,一定要神采奕奕。
在大城市打拼,不是看你跑得有多快,而是看你跑得有多久。最終跑完全場的,是擁有健康的人。而健康,他有,并且努力地擁有更多,這是支撐他在這座城市活下去的底氣。
羅馬詩人奧維德說,在我們的心田里居住著一位神仙。這個神仙,會物化為家里的某一些物件,它們在哪里,安心就在哪里。
所以,我喜歡去朋友家里看看,也喜歡在自己的家里盡情裝置最喜歡的東西,因為它們,就是一個人靈魂的模樣。
作者簡介:艾小羊 睿智的閨蜜型女作家,致力于探索新女性的自我完善與情緒管理。代表作:《我不過無比正確的生活》,公眾號:清唱(ID:qingchangaixiaoyang),微博:有個艾小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