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用“請你吃飯”表達謝意
1.
昨兒下班回到家,婆婆說:“明天沒事兒吧,XXX請咱們吃飯。”
“為什么要請吃飯???”我問道。
“你爸幫了他們一個忙,他們表示一下感謝。”
“有時間,但是,我不去。”我回答。
“為什么?”婆婆追問。
“表達感謝的方式有很多,為什么一定要請吃飯?長胖了,吃壞肚子了誰負責?再說,謝的是我爸,又不是我,我去不去也無所謂。”嗯,前邊只是發泄,后邊才是重點。
我知道婆婆肯定在腹誹我不給人面子(高冷),她比較幽怨地看了我一眼,把想說的話咽了下去,但是我想她應當是不會意外的,因為我不止一次拒絕了“被請吃飯”。
2.
講真,所有表達感謝的方式,我最不喜歡的是“請吃飯”。
首先“吃飯”飽含著滿滿的卡路里,尤其是外邊的飯菜,油多鹽重,吃一頓胖三斤,像我這種喝口水都長半斤,三天不吃飯也不會掉一兩的“堅實”胖子,外邊的飯向來是不敢多吃的。
其次,吃飯這種事情,要看和誰人的。關系好,彼此談得來,吃是次要,聚是主要,所以吃什么、吃多少,變得就不是那么重要了,可如果關系很一般,或者聊不來,那么就只剩下吃了。
吃什么,怎么吃,就比較重要了,萬一吃不到一塊兒,比方我吃甜他吃辣,或者我吃咸他吃淡,豈不是要互相牽就?在吃上邊,我是既不愛委屈自己,又不愛讓別人受委屈的。
再就是,“吃飯”的時候,一般煙酒都會供應充足,無論是煙味,還是酒味,都是我不喜歡的。如果再帶上小朋友,想想煙味和酒味交織的味覺盛宴,我寧肯帶小朋友在家吃疙瘩湯。
中國人實誠,實誠人表達感謝的方式,經常會請人大吃一通。當然請一個人還不夠,為了表達熱忱,最好請全家吃。
我曾經跟婆婆去過幾次“感謝”飯局,因為我公公總是被“感謝”。
3.
當然,感謝飯局上不止是吃,吃的時候要喝,幾杯酒下肚,借機再表白幾句, “唉呀,真是太感謝了”“咱們的關系沒得說”。于是感情似乎也增加了幾分。
此外,還要被一直招呼“吃啊,別??曜?rdquo;,明明一大桌子菜,還要說“沒什么菜,簡單吃一點兒”,遇到熱情的,還要給你夾菜。
我最受不了別人給我夾菜,公筷也受不了。
第一,我又不是夠不著;第二,夠不著我會站起來夾的(你們懂我)。
此外,還要敬酒,敬酒杯子還要壓低,一定要比對方的矮一截子,恨不能把酒杯放地上才過癮,當然,這還不夠,敬酒還要有說辭。我笨嘴拙舌,就會祝對方“萬壽無僵”。
遇到那啥一點兒的,還會勸酒。在我看來,勸酒簡直丑陋。喝酒這種事情,愛喝多少,能喝多少,量力而行,為什么會有人把“灌醉別人,喝倒某人”,當成一種“成就”?
中國的飯桌文化博大精深,向來是我這種不通人情世故的低情商不愿意鉆研的,所以干脆做鴕鳥,想想那么麻煩,寧肯不去。
還有一點兒就是,一桌飯下來,普通一點兒的幾百塊,好一點的幾千。真的很費錢。
是的,被請客我也會覺得費錢。因為一般飯桌上,都會集中火力點好幾個“硬菜”??蛇@些“硬菜”吃到肚子里,在肚子里轉一圈,第二天除了囤在身上沒消耗的脂肪,基本送給一個叫“馬桶”的東西。
我真心覺得吃掉幾千塊錢,還不如――窮人又要算窮賬了――變成實惠些的禮物表達謝意。表達感謝可以拓寬思路嘛,比如,送對方一個周邊游,或者送對方一個禮物,再不濟,送購物卡也成。實在想不出來,還可以發紅包嘛??!多實惠的?。。ㄠ?,我是實惠主義者)。
所以,請我幫忙千萬不要說“回頭我請你吃飯”啊,如果咱們關系好,我是無需感謝的,兩脅插香蕉也再所不辭。
如果咱們關系不到那個份上,或者我能力所不達,說請我吃飯,等于給我一個堅決回絕的借口。
說到底,這年頭,真的沒人缺一頓飯啊。
作者:李清淺,已發表小說雜文等近百萬字,專注細瑣生活中的美好,講故事、聊感情、話家常。即使生活給了我一地雞毛,我也要把它扎成漂亮的雞毛撣子。個人公眾號:李清淺(ID:wliqingqian)。轉載請聯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