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在的風景,其實是你自己的心情
蔣勛:外在的風景,其實是你自己的心情。所以壯游絕對不只是向外的觀察,而是向內的反省。壯游,多熱情的一個詞!
蔣勛:外在的風景,其實是你自己的心情
蔣勛:人需要出走
其實我不太講旅行或旅游,我常常用的一個字是“出走”。人在一個環境太久了、太熟悉了,就失去他的敏銳度,也失去了創作力的激發,所以需要出走。
我上世紀70年代在歐洲讀書,那時候要寫關于文藝復興的藝術史,老師問我:“你有沒有去過意大利?”我回答說還沒有。他說:“你沒有在米開朗基羅的雕像前熱淚盈眶,你怎么敢寫他?”后來我就在意大利跑了一個月。
當時我身上就是一個背包,兩件襯衫。我曾經睡過火車站,那時候戛納火車站里有一堆年輕人睡在里面。他們問我:“你怎么沒帶報紙?要鋪報紙的。”他們就分給我報紙。早上五點,警察帶了一大桶的咖啡,當、當、當,敲著桶子,叫醒大家,請大家喝完咖啡離開,火車站要營運了。
歐洲有種青年出走的文化。我在意大利佛羅倫薩認識一個14歲的蘇格蘭小孩,帶個氈呢帽,打掃廁所一個學期存了點錢,就到歐洲來旅行。錢花完了一點也不害怕,就去街上吹蘇格蘭風笛賺錢,再繼續下一段的旅行。我那時候感觸很深,不同的文化背景,年輕人可以這么不一樣。他們將來長大以后,能擔當的事情也絕對不一樣。
宋朝詞人柳永說:“今宵酒醒何處?”中國文化里面本來有這個東西??墒沁@個文化老了,失去了走出去的勇敢。年輕人的生命力沒有了,生命力消失了。
我希望壯游能帶動年輕人走出去,打出一片天。如果今天不能打出一片天,將來一輩子也不會有出息。很多人要去歐洲,都會覺得我在歐洲很久,就會來問我:“我要去歐洲,要準備什么?”我就會反問他:“你覺得你要去做什么?”
當你自己很清楚要做什么、意志力很強的時候,所有的困難都可以一層層地被克服。我們今天小孩做的準備,他們的信用卡、語言,絕對比當年拿著商品樣本在歐洲闖的臺灣商人好,但是他們就是走不出去,因為他們沒有安全感。
有人好幾年都在問我,但最后就是走不出去。其實壯游有一部分,是先走出去再說。
我常常跟朋友說,《西游記》孫悟空那么厲害,他一翻筋斗就是十萬八千里,那他去取經不是很容易嗎?為什么是唐三藏取經?因為孫悟空沒有動機,而唐三藏有動機,雖然他沒有取經的能力。動機是比能力重要的;沒有動機,根本就沒有出發點,連起跑點都沒有。只要有動機,都很棒。最怕的是無所愛。如果年輕人想要走出去,我會問他:“你愛什么?”如果喜歡搖滾,要去玩重金屬,想要跟樂團,我都覺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