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r5333"></em>
<form id="r5333"></form><form id="r5333"></form>

<form id="r5333"></form>
<address id="r5333"><form id="r5333"></form></address>

<form id="r5333"></form>

    <noframes id="r5333">

      940百科知識

      首頁  文章資訊  雜文亂燉

      雜文亂燉

      中國式寬容,會吃人

      國館2022-05-21 11:10:55雜文亂燉424

      是就是,非就是非,這是底線,是原則,是社會井然有序的保證。

       中國式寬容,會吃人

      國人喜歡以一種超然、智慧的姿態談寬容。

      “大過年的”“來都來了”“吃虧是福”“都不容易”“人都死了”……從來不缺乏原諒別人的理由。

      然而這些寬容的背后卻會吃人,而且吃得連骨頭都不吐。

      01

      國人很善良,這在影視作品中就能看出來。

      武俠片:主人公小小年紀慘遭滅門之禍,一生心心念念只想報仇。歷盡九死一生,終于有機會手刃惡人。然而,就在最后一瞬間,主人公往往善念陡起,要放敵人一馬。

      警匪片:壞人陰險狡詐,無惡不作,主人公家破人亡,同袍喋血,付出慘重代價,只為除惡揚善。然而,往往也是最后一瞬間,壞人或是要墜下高樓,或是要喪身火海,也可能是差點被車撞死,主人公都要善心大發,舍身相救。

      家庭倫理片:總有那么一個無情無義的壞人,六親不認,壞事做絕。也總有那么一個好人寬容大量,不計前嫌,無底線原諒壞人。

      國人拍的影視作品必須要這樣,否則不足以彰顯好人之善良,至于是非對錯,卻在其次。

      這和好萊塢大片不同。

      好萊塢大片中的英雄,在最后也總會和惡人有一場終極決斗。不同的是,主人公能用火箭筒轟的絕對不用機槍掃射,能用機槍掃射的絕對不用手槍解決……總而言之是怎么痛快怎么來,怎么解氣怎么辦。壞人不僅要死,而且要死得酣暢淋漓。當然,要拍續集的另當別論。

      國產片講求個仁至義盡,好萊塢大片喜歡快意恩仇。

      這不能簡單得理解為兩種不同的電影拍攝手法,更重要的是兩種不同的價值觀。

      在國人的眼里,善良比是非重要。

      所謂“容天下難容之事”被高度肯定。

      當然,國人并不是不明白是非和道理,只是總會創造一些神奇的理由來安慰自己,也規勸別人。

      02

      來都來了

      好不容易休個年假,也小有積蓄。既有時間,又有錢的機會實在是不多。隨即決定趁父母身體尚好,帶他們去西藏轉一圈。

      為了玩得盡興,特意給旅游公司多交了幾千塊錢,報了個純玩團。

      第一天,到了4個地方,有三個地方是購物點。

      氣憤之極,找旅游公司投訴理論,對方解釋說西藏的散客都是落地拼團,所以很難確保是純玩。

      隨即要求把多收的幾千塊錢退還,被告知不可能。因為組團的旅行公司和收錢的不是一家,讓自己去找當地組團的旅行社協商。

      找當地旅行社聲明自己交的是純玩的錢。

      “今天沒有純玩的團。要純玩,要等幾天。”

      “明天有嗎?”

      “還不知道。”

      “那退我錢,我跟購物的團。”

      “錢不是我們收的。我們沒辦法退錢。”

      簡直是氣得要原地爆炸。

      還是父母善良:“算了,來都來了。”

      沒錯。兩家旅行社推諉扯皮,如果一定要爭個是非曲直,可能此次旅行就泡湯了。

      但是,旅行社敢如此蠻橫不講理,難道不是因為抱著“算了,來都來了”想法的旅客太多,對惡縱容的結果嗎?

      有人偏偏就不妥協。

      有一名叫Alex的28歲男子,來自奧地利南部。

      他獨自一人去菲律賓旅行。

      在他回國的時候卻被告知,因為整趟航班只有他一人買票,所以希望他能夠換另外一班航班。

      他拒絕這一操作。

      結果航班按時起飛,像平時一樣,安排了2名飛行員和2名空姐。

      像乘坐私人飛機,Alex獨自一人享用整架飛機。

      他被告知他可以隨心所欲,想坐哪兒就坐哪兒,包括到駕駛艙參觀。

      事后,Alex表示:“這一切太棒了,從未有過的體驗和驚喜!”

      國人喜歡講大智慧,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確實有道理。

      只是風平浪靜的代價是自己的正當利益受損,海闊天空中肆無忌憚的是無數的惡人。

      03

      都不容易

      三年前在外旅游。半夜和朋友外出宵夜,在一家燒烤店被偷了錢包。

      店主告訴我們附近有一個慣偷,專門偷外地人。

      通過查看店家的私人監控,確實是被他所說的那個慣偷偷走。

      我們在附近找到了那個小偷,是個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

      面對監控,他無處抵賴,把錢包還給了我們。

      可能是怕挨打,他可憐巴巴地告訴我們:父母雙亡,和年老的奶奶一起生活。沒有經濟來源,出于無奈才偷東西的。

      考慮再三后,我們還是報了警。

      警察了解情況之后,甩了一句“錢包找到了,那就沒事兒了嘛”后就準備離開。

      我們不答應。

      警察很不耐煩地教育我們:“大家都不容易。你們又沒什么損失,就算了嘛。半夜三更的,你們早點去休息,明天好好出去玩;我們也要回去休息。他雖然是個小偷,但是情況我了解,家里窮。都不容易的。”

      警察走了,小偷也走了。留下我們在陌生的街頭面面相覷。

      是啊,都不容易。但這能成為一個身強力壯的年輕人在大街上堂而皇之行竊的理由嗎?

      他走上偷盜的路,真的不是大家縱容的?

      1935年,美國經濟大蕭條,無數的人在饑餓的死亡線上掙扎。

      紐約一個區的法庭上也正在審理一起盜竊的案子。

      一名老太太偷竊了面包,被面包店老板告上法庭。

      在法庭上,老太陳述說:“偷面包,是因為我三天沒吃東西了。更重要的是,我有三個孫子,他們的父母都死了。我得找點東西養活他們。”

      最后,法官對此案作出判決:“要么罰款10美元,要么拘役10天。”

      聽完宣判,老太太哭了:“偷竊是我的錯,我應該接受懲罰。但是如果我有10美元,我就不會去偷面包;如果我被拘役10天,那誰去照顧我的孫子?”

      法官說:“對不起,我必須要公正執法。”

      這時候,陪審團中一個人站了起來。他讓老太太接受罰款10美元的處罰。

      同時,他摘下帽子,放了10美元進去,并對在場的所有人說:“我是紐約市市長拉瓜地亞。在我生活的紐約,還有一位老祖母需要通過偷竊面包去養活自己的孫子,這是我的恥辱,也是各位的恥辱。請各位每人掏50美分,為自己的冷漠買單。”

      在場的所有人都向帽子了投了50美分,包括法官大人。

      為了弘揚善良,我們很多時候忘了是非。也忘了懲惡本來就是楊善。而對惡無原則的包容,則其實也是一種惡。

      如果一句“都不容易”壞人就應該被原諒,誰的生活又曾容易過呢?那

      我干嘛不去做個壞人,讓所有人都來原諒我,多好!

      04

      吃虧是福

      吃虧是福是我們從小就被灌輸的高尚美德。長大后才發現,也是很多不厚道的人欺負別人最好的幌子。

      在曾經熱播的電視劇《歡樂頌》中,女主角之一的關雎爾性格委婉,在公司經常被同事以各種理由請幫忙、加班。

      結果同事在做私事,甚至是花天酒地,而他大半夜在辦公室替別人干活。

      這也就罷了。更過分的是,活干得好,功勞歸同事;活干得不好,一切責任由關雎爾承擔。

      剛畢業沒多久,進入一家新公司,我也曾經遇到過這樣的待遇。

      負責帶我的老同事告訴我:“要想學東西,就要多干活。”然后把所有的活都推給我,自己整天玩失蹤。

      我頭天晚上加班通宵寫方案,第二天還得駐案場。

      只有每個月1日全公司開月度總結會的時候才能看到他的身影。

      一件事做得好,他就謙虛地和大家分享成功經驗,并說明自己是多么挖空心思想創意、如何加班加點寫方案;

      一件事做得不好,他就誠懇地站起來為我辯解:“當時因為我在忙某某事情,這件事是新人做的。希望大家給新人多一些機會。”

      他甚至會把我的方案拿去,以個人名義報名參加公司年度最佳方案評比。

      在做著一切的時候,他連招呼都不打,似乎覺得一切天經地義、順理成章。

      如此持續了一年,我忍無可忍去找公司領導。

      公司領導告訴我說:“年輕人,吃虧是福。”

      我告訴領導說:“既然是福,那讓別人我去享福吧。我消受不起。”

      憤而離職。

      離職之后三年的一天遇到了當年的同事,聽說原來的部門在兩年前就裁撤了,整個公司也處在倒閉的邊緣。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愿意“享福”,能“享福”的人越來越少。沒人干活了,公司自然無法持續。

      這樣的團隊不解散、這樣的公司不倒閉,還有天理嗎?

      第一個說“吃虧是福”的人可能真的是沒有選擇。

      生活中確實有很多無奈,這句話也確實在很多時候不失為一種有效的心理安慰。

      但是,當這種觀念成為一種共識的時候,那就顯得格外扭曲、變態。

      既然吃虧是福,為什么那么多人都不愿意去享福,而是要欺負弱小呢?

      難道僅僅是因為謙讓,要把機會讓給弱者?

      笑話!

      05

      人都死了

      王奶奶是一名工廠的退休職工,膝下無兒無女,孤苦一人,全靠微薄的退休金維持生活。

      一天, 家里來了一對年輕人,他們是夫妻。

      年輕人自稱是社區義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專門負責關愛孤寡老人,送溫暖,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一份力量。

      他們幫老人打掃衛生、做飯洗碗,陪老人聊天。從未享受天倫之樂的王奶奶發自內心地感謝政府,感謝黨,更感謝這對善良可愛的年輕人。

      如此一個月后,年輕人開始向老人推銷保健品。

      又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王奶奶花光了近十年所有的積蓄――三萬多塊錢的棺材本。

      從此年輕人再也沒來過,王奶奶才知道上了當。

      和街坊鄰居一說,原來上當的不止王奶奶一個人。

      大家決定要把這些不良的人找出來。

      老人們分成幾個組,現身說法在周邊小區義務宣傳防騙知識。一天, 在另外一個居民區發現了這對做義工的年輕夫婦。

      老人們糾集街坊鄰居要把他們扭送到派出所。

      年輕的騙子慌不擇路,橫穿馬路,女人被疾馳而過的汽車給當場撞死。

      警察來了,但只當一起交通事故處理,至于詐騙老人養老金的事情,則不予立案。

      有老人表示不服氣。女人死了,那就讓男人賠錢。

      很多人站出來奉勸老人:“算了吧。人都死了。”

      是啊,人都死了,如果老人再咄咄逼人,似乎顯得不近人情。

      然而,沒了那點可憐的積蓄,王奶奶的生活就更加困難了。如果再生個病,遭個災,她唯一的辦法可能就是等死。

      騙子在騙她三萬塊保命錢的時候,可想到“人情”二字?

      人死債清,這是不成文的規矩。

      然而,有的人從一開始就該死。

      何況還有一男的沒死呢!

      06

      大過年的

      人們都喜歡大團圓的場面,國人尤甚,甚至有些自欺欺人。

      特別是每逢吉慶的日子,我更愿意以此為借口,展現善良,包容丑惡。

      有一個從小一起長大的女性朋友,大學畢業以后,在老家做了一名中學老師。

      三年前,嫁了一個性格暴躁的老公。吵架、摔東西是家常便飯,時不時還會家暴。

      實在忍受不住她就跑回娘家,父母則總是勸她:“床頭打架床尾和,夫妻過日子要多忍耐。你看我們還不是這樣吵吵鬧鬧過來的?”

      今年春節,除夕一大早,她又因為和老公吵架跑回了娘家。

      父母苦口婆心相勸:“大過年的,別人看到多不好?;厝グ?,好好過年,別鬧得大家都不安寧。”

      他們萬萬不會想到,女兒此一走,遂成永訣。

      從年初一到初三,女兒沒有來拜年,電話都沒有打。

      父母打電話過去,也沒人接。本來以為只是小兩口還在鬧別扭,準備上門勸解勸解。

      進得門來,女婿不知去了哪里,女兒躺在地上,七竅流血,眼眶爆裂,全身上下找不到一塊完整的皮膚,皮下充血就像茄子一般。

      法醫尸檢的結果,死亡時間是三天前,也就是除夕夜。

      我們覺得大過年的,應該和和氣氣,吵鬧不吉利,又丟人。

      然而作惡的人卻并不挑時間。

      以為大過年的惡人就不會作惡,以為大過年的我們就應該對一切予以寬容,那只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幻想。

      正是不切實際的幻想和無底線的縱容,留給了惡人作惡的空間,把好人推向了絕望的深淵。

      07

      除了以上所說,國人類似的經典智慧還有“忍忍就過去了”、“習慣了就好”、“他還是個孩子”、“你大人有大量”、“大人不記小人過”、“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曾經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個笑話:

      晚下班的丈夫饑腸轆轆,進門看到妻子正在打孩子,下手還有點狠。

      看到桌上放著一碗煮好的餛飩,他也沒顧上打聽情況,端上就吃。

      餛飩吃完了,妻子還在打孩子,下手還是有點狠。

      吃飽的丈夫走過去對妻子說:“差不多就行了,別打壞咯。”

      妻子說:“我剛煮好的餛飩,他居然把瑞寶(家里寵物狗的名字)的屎放了進去。”

      丈夫聞之色變:“你歇會兒吧。我來打。”

      下手更狠。

      很多時候,我們奉勸別人要善良,要大肚能容,固然是輕松的事情。當自己是當事人,受害者的時候,可能又是另一番心境。

      更為重要的時候,沒有誰說為了善良就可以不管是非。

      是就是,非就是非,這是底線,是原則,是社會井然有序的保證。

      沒有原則地提倡善良,就是對惡的縱容,是孕育惡的溫床。本身就是一種惡。

      我佛慈悲,也有金剛一怒。

      對有些惡,請收起廉價的善良。

      讓惡受到懲罰,才是天經地義的事。

      - END -

      欧美精品18vide0sex性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