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上的黑匣子藏著什么秘密
事情的起源是發生在1934年的時候,一架飛機在澳大利亞南邊的一座海峽失事,其中在遇難的人群中,有一個人叫戴維·沃倫,而他的孩子當時年僅9歲,這次事件的發生在小沃倫的身上造成了很大的陰影。于是乎在1953年時,由英國德·哈維蘭公司研制的全球第一款噴氣式民航客機“彗星”號不幸發生事故,而當時已經成為了工程師的戴維·沃倫在一次參與事故的調查時突發奇想,如果可以研制某樣東西能夠將飛行員的對話以及飛機的飛行數據可以保存在某個扛墜毀的防火裝置當中,那么一但飛機發生事故,便可以靠這個裝置提供些許線索,從而達到輕松了解事故發生的原因。
懷著這一遠大理想在1956年的時候,31歲的沃倫,終于研發出能夠保存人們4小時對話和飛行數據的裝置,并把它命名為“飛行數據記錄器”,也就是現在人們通常所說的“黑匣子”。光從這個昵稱,你可能以為它是一個黑顏色的匣子,那么你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它們的顏色居然是醒目的橘紅色。在黑匣子的誕生之后它被人們廣泛地安裝在了全世界的飛機上,為人們的航空安全以及發生事故后的前后因果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戴維·沃倫也被譽也被人們親切的稱之為“黑匣子”之父。那么黑匣子到底在人們的航空安全中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呢?
現在通常的情況下一架民用飛機當中會安裝兩個黑匣子,分別是駕駛員坐艙錄音器以及飛行資料記錄器。這兩者作用分別是前者用來記錄飛機航空直到落地前飛行員之間的交談,后者則是用來記錄飛行飛行途中的各種數據資料。且黑匣子一般都會被人們安裝在機尾的部分,目的是為了能夠在飛機發生事故后盡可能的保證黑匣子的“安全”,從而能夠讓人們在事故發生后可以及時找到事故發生的經過以及原因,也可以讓人們發現飛行途中所需要更改的數據。
從而讓人們能夠吸取前車之鑒找到需要人們進行改進的地方,能夠更好地改進人們的航空安全。人們為了保護黑匣子的安全,在扛墜毀能力也在不斷地創新與提高。它擁有著堅硬的金屬外殼以及多層的耐高溫防撞材料,使其可以經受60分鐘110度高溫的炙烤,以及使用蠻力破壞其外層金屬外殼也需要花費不小的力氣。這樣才能使其在事故發生后可以盡可能的保證其安全,讓人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事情的經過與起因。
可能說起這些你們還不能具體了解到黑匣子到底在航空安全中占據怎樣的地位。這么說吧,2014年眾所周知的馬航MH370空航事件大家應該都知道,全機乘客227人以及機組人員12人共計機上人數239人,在2014年3月8日的凌晨失去聯系轟動了全世界。在事故發生的當時管制部門突然與該飛機失去了聯絡,雷達上也失去了信號聯系,人們清楚大概率是發生事故了。在之后各國也在進行全力搜尋可是也只是找到了22塊疑是MH370的殘骸,并沒有并沒有找到主機的殘骸部分。
也正是因為一直沒有找到主機殘骸部分,人們一直無法搜尋到黑匣子的存在從而了解事故的發生經過以及緣由,不知道到底是飛機數據發生了問題還是燃油不足導致這次悲慘事故的發生。因此一直到今天這次事件都是一個謎團,導致人們都無法鎖定其是否是MH370的殘骸,也無法確定其殘骸的具體位置以及事故的原因,所以黑匣子對于我們的航空安全有多重要清楚了吧?
黑匣子的起源與誕生為人們的航空安全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讓人們能夠吸取足夠的經驗去完善飛機各方面的數據,讓人們的日常生活變得更加安全可靠為我們的航空事業發展取得了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