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逢春雨,尋夢江南
冬盡春來,氣溫回暖,萬物復蘇。春分至,北國的風日也換上了新春的氣象,整個天地都沉浸在春意盎然的佳景中。世間的一切均已生機充盈,歲月也隨之溫和,似水流年也覺如許平靜、舒緩。
春分前夜,一場絲絲春雨伴隨著春雷悄然而至,夢中被驚醒后,卻頓覺舒心安寧,怡情悅性。此番感猶如夢往江南,去全身心投入那杏花春雨,煙柳畫橋的南國春色中。似乎一種久別重逢的激動與幸??M繞心尖,靜心感受“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的浪漫美好,體味“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的江南情懷。
江南的春,如癡如醉,微風下,細柳蕭蕭,花香四溢。溫柔了一江兩岸,溫柔了溪畔煙花,亦溫柔了人的內心。天地將精華化作江南的一切,人們身處其中,吮吸著這風和日麗,陽光明媚的春氣,怎不醉江南。
江南的春,又美在春雨里,在黛瓦青磚的古道旁小樓里,軒窗半掩,輕躺其中。靜靜聆聽孩童般活潑調皮的春雨,真乃大自然最溫和優美的饋贈。淅淅瀝瀝的雨聲,猶如幽遠之外的歌女撥動的古琴,悠揚婉轉,不絕如縷。此刻,才更清楚為何古人如此喜愛江南,恨不得將自己埋葬于此,與江南美景永伴,甚者還發出“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的感慨,的確,小樓一夜聽春雨,江南春景醉游人吶。在江南春雨中沉醉入夢,忽如感受“春水碧如天,畫船聽雨眠”,又如感受“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閑。”種種,在這古樸恬靜的氣息下,冥想著古人在江南的愉悅,定能酣然入夢,并穿越回古代,再次欣賞那風景美如畫的古色江南。
隨著夜色消退,雨霽初晴,整個城都沉浸在氤氳著舒爽甘美的空氣里,濃濃的霧氣伴隨濕潤的環境,在這里升騰,一幅絕美的江南晨霧圖便在天公神奇的畫筆下誕生了。而且,江南雨后的清晨,花兒更加清香,更加濃艷。一種“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的景色不知不覺已降臨在眼前,一派祥和。“林外鳴鳩春雨歇,屋頭初日杏花繁。”處處皆是春意的清寧安逸。古道石板上的微塵也被一夜春雨洗滌,一塵不染。小溪上輕煙彌漫,漫上石橋,感覺此時此刻,若逢過一位撐著油紙傘的美人,橋邊歌管樓臺里再不時傳出琵琶的輕彈聲,這該是何等令人清狂啊。站在樓臺遠眺,青山隱隱,淡藍的天空映襯著深藍的山巒,猶如打翻的藍色磨盤,卻不經意間勾勒出無與倫比的遠山景色圖,讓人忍不住欲將其定格住,裝裱廳堂。春風不息,不時輕撫,“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水波粼粼,漫向遠方,如此恬靜,定能消融堅冰,撫慰世間的一切寒意。
時間流逝,正午將至,和煦的陽光照耀著江南的一切。在消散重重霧氣后,豁然開朗,又是另一幅美景,五彩斑斕。這個時候人也多了,濃妝了市井氣息,雖然少了清晨時的安靜閑適,但如此市井喧嘩依然無法消退江南自身攜帶,與生俱來的美妙,依舊是那么迷人。湖面上小舟來往,游人如織,煙火氣息下的江南,別有一番風味。這樣的江南,能不讓人流連忘返乎?能不讓人久久難忘,時時回憶乎?感受如此,又不禁問:除此,熟能贈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然而,對于身在北國的我而言,目前這一切世間絕美之景也只是在夢中和書籍里。當北國初春陰冷的陽光喚走春雨夜的平靜后,睡意與甜夢亦消逝了。然而,那夢中前往的那我一生都癡迷的江南風景,卻始終浮現在我記憶的腦海里,亦希冀其永遠浮現,以慰藉心靈,安撫內心。此去經年,唯其最美。此生,愿與江南春色,永存,唯此。
在北國料峭的春風下,再次回憶起那春雨夜的夢,不禁期盼“正是江南好風日,落花時節又逢君”。
如此,不禁口占一五律,更深切的感悟世間桃源——江南春
五律.春夢江南
春雨夜酣眠,夢憶游江南。
杏花香堤路,柳條拂溪船。
小樓聞悅語,琵琶彈愉歡。
但憶此番景,風光樂經年。
作者簡介:
遠方旅夢,零零后詩詞文史愛好者,癡迷老莊道學,亦向往“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與“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的優雅灑脫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