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的種植方法是怎樣的
方法
桂花幼苗時期要求庇陰養育,成年以后要求充分光照,只有在全光照的條件下,桂花的枝葉才能茂盛,著花才能繁密。桂花不耐寒。冬季最低不能低于-20度,在黃河以北地區一般多為盆栽。
3.栽培要點
(1)選盆
盆栽桂花可用的容器有盆、簍、缸、桶、箱和種植槽等瓦盆是最常用的一種。雖然,這種盆質地粗糙但是通風透氣,較適宜桂花的生長。在用于室內時可在瓦盆外套上一個稍大的陶盆或釉盆一。所要注意的是盆口直徑應與桂花枝葉的冠徑大體相等;容器的盆口與桂花根部土球四周保持2—3厘米的空間。這樣做可以便于加入新土的搗實,有利于根系的生長。
(2)土壤
桂花喜肥沃,腐殖質豐富的砂質土壤。土壤不宜過濕,尤忌積水。在粘土重的土壤上,桂花也能生長,但桂花不耐土壤貧瘠,不耐堿。盆栽桂花的盆土可以用園林、堆廄肥和河砂各三分之一混合配制。
具體的指標是:質地輕,容重宜小于1.0;疏松透氣好,通氣孔隙度為20%—30%;土壤的酸堿度為PH6.0—7.0為宜,泥炭對水的吸附力強,有機質含量達40%以上,是配制培養土的理想介質。常用的配方是:園林土1份,泥炭1份,礱糠灰1份;園土1份,礱糠灰0.5份,廄肥0.5份;泥炭1份,蛭石1份;泥炭1份珍珠巖1份;腐葉土1份,礱糠灰1份,或細砂25%~50%,泥炭50%~75%。
為增加養分最好混拌些“過磷酸鈣”、“蹄角粉”、“骨粉”等。培養土在使用前應消毒。方法是日光爆曬和噴灑0.1%的“福爾馬林”(溶液甲醛)。
(3)上盆
桂花盆栽苗的上盆,宜在10月下旬或次年3月上旬春季,選擇矮壯株桂花入盆?;ㄅ韫鸹ǚN好后,要澆足水,在避陰處約10天,使其“服盆”。此階段,暫不施肥。待植株生長處新葉后方可正常澆水和施肥。霜降后,盆栽桂花要入室過冬,室內溫度應保持在5℃左右,室內光照要好。翌年春季谷雨后方可出室,放在背風向陽處,逐步適應外界環境。
(4)修剪
盆栽桂花可以重度修剪,生長期間要適當抹芽。桂花的修剪從幼年期就應開始。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花后進行。桂花有三枝叢生的習性,對主干很高,樹型不好的植株,可在主干高度的2/3至3/4處,將整個頂部剪去,以刺激主干下部長出新枝;對樹冠過大的植株可剪去上部過強的探頭枝條,保留弱枝,以均衡樹勢;枝條過密的應予疏剪,使留下的枝條生長充實。桂花重度修剪,應結合肥水管理進行。
(5)澆水
桂花澆水的原則是不干不澆,澆則澆透。春季,每隔3~4天澆一次水;夏季,每隔1~2天澆一次水,適當噴水;秋季開花前氣溫開始下降,應適當減少澆水量,澆水過多會使花早期落蕾,開花前后要對葉面多噴水,增加空氣的相對濕度,以利桂花孕蕾、開花。冬季更要控制澆水,每隔7~10天澆一次水。每次要澆透,防止花盆下部干燥缺水,俗稱“腰截水”這時葉尖發干,樹葉容易脫落。
施肥
桂花在盆中生長,由于盆中土壤有限,因此必須不斷補給肥料。桂花在三月上旬萌芽長梢,需要大量肥水。施用1~2次速效性的氮肥可使桂花新梢生長粗壯充實,為花芽分化打好基礎。5月中下旬,葉片老結,新梢封頂,轉入養分積累期。此時應多施磷肥和鉀肥,適當施用氮肥。施肥前盆土應干一些,最好松一松土,施肥后澆一次水,淋洗葉片,把可能粘上的肥液洗凈,這也有助于桂花根系對肥料的吸收。10月以后,氣溫尚高,桂花的光合作用仍在進行,桂花根系成長尚未停止,這時應追施一次以氮為主的磷鉀配合的速效性肥料。為翌年生長開花打好基礎。肥不宜濃,量不宜多,期不宜早。冬季入室之前,可在盆土表面撒一些餅肥或澆一次濃肥越冬,使得春天枝壯葉茂。家庭盆栽桂花要注意四忌:一忌熱肥。不要在高溫時澆肥,熱肥會傷根。宜在傍晚施肥,并澆水。
二忌濃肥。一般以七分水三分肥為宜。三忌生肥。不經腐熟的肥料,會在盆內發酵產生高溫,容易傷根。四忌坐肥。盆栽桂花換盆時應足施基肥。要在肥上撒一層土,或把肥埋在盆底和盆邊土中,切不可將肥直接施在根系上。
桂花的栽培管理
桂花葉繁花密,需要耗去大量養分。它適宜生于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土壤上,在粘重土壤上也能正常生長。桂花的革質葉雖有一定耐煙塵污染的能力,但在經受污染后,常會出現只長葉不開花的現象。
桂花移植能否成活,最關鍵的是水。因而在移植中一切都要圍繞著桂花所需的條件而展開。
一、挖掘土球:移植時挖掘的土球直徑應為樹木胸徑的十倍左右,嘗試要根據樹木胸徑而定,挖好的土球要用包裝材料包好,避免土球松散。
二、修剪:因桂花生長慢,因而在移植時要有盡可能多地保留骨干枝條,在確保完整的樹冠骨架的前提下,把最后一個生長季節生長的枝葉全部前去一部分,同時前去病蟲枝、細弱枝、殘枝、內生枝和徒長枝,切忌把枝葉全部前去僅留主干。因為桂花樹剪光梢、葉后,是不易再萌發新梢葉的。
三、基肥:桂花是喜肥的樹木,在種植時要施足基肥,基肥宜選用腐熟的有機質肥,如堆肥等。桂花種植的土球表面要與地面相平,如種植地容易積水,種植時土球要高出地面。
四、淋水:桂花種植能否成活關鍵是淋水,在種植完畢后馬上淋定根水,并且一定要淋足,此后每天對苗木地上部分噴水二到三次,視天氣而定,但是對桂花根部切忌每天淋水,一般除種植時淋足定根水外,以后一個星期淋水一次即可,但一定要淋透。
五、種植時間:桂花最佳的種植季節為每年新枝萌發前后和秋季花后進行,即每年2~5月和10~11月。如果確實要在高溫干旱季節進行移植一定要在移植后增加相應的遮蔭設施同時每天增加枝葉噴水的次數。
桂花的養護要點
(1)中耕除草。在以主干為中心1米直徑的樹盤內重點松土和除草。灌水或降雨后,為防止土壤板結進行中耕松土。
(2)澆水與排澇。桂花的澆水主要在新種植后的一個月內和種植當年的夏季。新種植的桂花一定要澆透水,有條件的應對植株的樹冠噴水,以保持一定的空氣濕度。桂花不耐澇,及時排澇或移植受澇害植株,并加入一定量的沙子種植,可促進新根生長。
(3)合理施肥。施肥應以薄肥勤施為原則,以速效氮肥為主,中大苗全年施肥三四次。早春期間在樹盤內施有機肥,促進春梢生長。入冬前期需施無機肥或垃圾雜肥。其間可根據桂花生長情況,施肥一兩次。新移植的桂花,追肥不宜太早。移植坑穴的基肥應與土壤拌勻再覆土。 (4)整形修剪。
①剝芽:發芽時將主干下部無用的芽剝掉。
②疏枝:保持一定的枝下高,剪去無用枝條,一般成材后的桂花枝下高在1.5米左右。 ③短截:剪去徒長的頂部枝條,使桂花高度保持在3.5米左右,冠幅2.5至3米
桂花是我國傳統的十大名花之一,其栽培歷史達上千年,因其具有綠化、美化、香化的特點,自古以來就是優良的園林綠化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