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信子的種植方法
雖然風信子的種植方法很簡單,但風信子的種子對土壤要求比較高,下面是有關風信子的種植方法的小知識。
風信子的種植方法
風信子的具體栽培方法:花市場供應的有兩種,一種是9—10月間供應的,像水仙花干頭一樣是干鱗莖。另一種是經過培育已有花苞的,這種風信子在春節前買來時,就可以水養,放在室內窗口觀賞聞香。對干鱗莖的栽培方法,應揀陽光充足、地勢高燥、排水良好之處,并施足基肥(為豆餅屑、魚骨粉或漚制的有機肥)。在秋冬生長期,再施入磷鉀為主的追肥1—2次。
風信子養護方法,平時土壤保持微濕,忌過濕或積水,這樣到次年3月,一般都能開花。而盆栽的方法,基本和地植的相同,用疏松土每盆1—4個鱗莖,施足基肥,放置室外向陽處,生長期追肥,上海地區11月份移入室內向陽處培養,室溫保持5—10℃,到3月前后,亦能開花飄香。
至于開過花后的風信子,能否再度開花?還必須經過下列過程:花謝后剪去枯葉,干藏室內通風處,9月間再地植或盆栽,施入基肥和以后追肥,促使母鱗莖分裂,幫助子鱗莖長大,當培大到一定程度時,才能再開花。
風信子的養護
控制土壤濕度
愛花人士,又特別是風信子迷應該都知道風信子對濕度要求較高。風信子適合生長在涼爽濕潤的環境中,但又忌積水。因此,要保持一定的濕度又要避免積水,最好用肥沃的沙土地栽培,并使土壤濕度保持在60%-70%。
保證充足的陽光
太陽能是一切能量的來源,對于風信子這一草本植物也不例外,而且體現的更為明顯。因此,每日讓風信子在色散光下照射1-2小時,并在此過程中注意照射方向,盡力確保每個地方都能照到。
控制好PH值
每個植物都有最適合生長的PH值,PH值也在某方面決定了植物的生長好壞。而風信子它的最適PH值為6-7,因此在栽種時一定要先檢測并調控土壤的PH值。
養護風信子的注意事項
1、消毒:因種球由荷蘭海運方式進口,運輸的時間比較長,難免會有霉菌的入侵,建議大家首先對球根消毒殺菌,防止腐爛。 方法:將種球干枯的表皮及老根除去,泡在多菌靈溶液內(濃度為1:500-1000左右)半小時,進行侵泡消毒。
2、陰干:消毒后,將種球里的水甩干,自然陰干一天。
3、前期養護:種植后可放在不高于10度左右的環境里催根發芽,整個催根發芽期大約在20-30天(視環境溫度可有不同)。在澆水的環節上,做到干透澆透,切記不要隨意澆水,可以用掂量花盆重量的方法來判斷干濕程度。
4、后期養護:出芽后可以適當提高生長環境的溫度來縮短開花需要的時間,生長溫度控制在在15-20度左右為宜。低于10度,生長相對緩慢,但對生長沒有太大影響;高于25度則容易產生盲花現象(花芽生長不好無法開花)。時可以加長日照時間,日照多,則植株相對較矮,株型優美。正常養護下,從出芽到開花大約需要30天左右,環境溫度高,則開花比較早。
5、花期養護:花期大約為10-15天,環境溫度低,則花期相對較長。開花后,可移入室內觀賞,每日適當給一定的光照,防止葉片、花莖陡長。
6、花后處理:等花謝后,可以除去殘花養球。在日常管理中可以2周左右施一次氮肥(餅肥),促進土壤中的球莖發育,養球的好壞直接影響來年的再次開花。在夏天來臨后,葉片慢慢會自然枯黃,澆水量可逐步減小,等球莖進入休眠后完全禁水,放置陰涼處(低于30度為宜,溫度過高對形成花芽不利)。
種植過程中一定要土壤干透后再澆水,以免水分過多球莖腐爛。